他自幼酷爱艺术,十六岁进
张澜先生主办的南充旧制中学艺术班,一九二七年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,得
潘天寿、诸闻韵精心指导。回川后曾任国立
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,四川私立美专教授。一九三八年创办四川私立岷云艺专任校长至解放。后为省政协五届委员会委员,
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
四川南充县
大通人(现
南充市嘉陵区
大通镇),十七岁就读于
张澜先生主办的职业中学艺术班。1926年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,得
潘天寿、诸闻韵、
吴昌硕精心指导。回川后长期任教国立
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、私立四川艺专教授;南充县中、嘉陵高中、嘉陵女师美术教师。1938年任复兴
创作中的赵完璧
艺职校教务主任兼国画教授、代校长,后创办岷云艺专任校长至1949年底。
四川民国山水大家,一度和
张大千先生齐名的老一辈国画大师,张大千曾云:"工笔山水,应推蜀中赵完壁."赵完璧先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已成名的书画大家和教育家。是耳熟能详、修养全
面的艺术家。五十年代以后,中国传统艺术不断受到极左和崇洋思潮的扰乱而命途多舛,很多人出现过彷徨选择了消沉,而先生则苦苦支撑,经营和固守着中国画这一民族文化的结晶。
完璧先生青年时代就读于
张澜先生主办的南充职业中学艺术班,受到了全面的艺术基本训练,在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得
潘天寿、
吴昌硕真传,回川后长期任教
成都师范大学和四川艺专,后来变卖家产创办岷云艺专,自任校长至新中国成立。先生有做文人画家的资本,也具院体画家的功夫。他根植于传统,创新于传统,超源于传统,是他孜之以求一生的绘事观。
从本书一百多幅作品,已概览了赵先生艺术的全部。一幅1949年绘制的《红楼
大观园》以实景楼台山石,曲径通幽处松柏森森红墙隐现,一幅深宫楼台亭角显现的华丽富贵之气,图中百余人物,形态各异,在仅2.5平尺的不大构图中有如此繁复的具象表现,可见先生当年构思之新颖,意境之深邃,功力之老到。
先生的作品多以写生稿构成,其中有八张6尺宣纸绘制而成的《江山一览图》和绢本的《八百里青城》、《长江万里图》、《川江出峡图》等等不胜枚举。
纵观完璧先生作品,大幅巨幛笔墨古拙能扛鼎,山势险峻起伏,挺拔雄伟;小幅手卷,册页精工,慎密严谨中不失空灵,阐释着他在艺术上重突破自己,更贵在守住根的理念。他外师造化,内法心源,形成了自己的画作雄浑博大、古朴的艺术风格。
2004年赵完璧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,仅部分作品,已引起画界同仁的震惊,曰“诗书画印如此全面,而又如此有功夫的画家,近百年来第一人也”。
完璧先生的青绿山水代表了中国画坛二十世纪的最高水平,其中的枯树、激流已成为难以逾越的绝唱,是四川画界的骄傲。他秉承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,在其醇正中翱翔,笔下总不断绘诵出生于斯、长于斯的巴山蜀水之情愫。他以诗人般的敏锐和赤子般的激情回报故土,回报社会。他的名字必将在绘画史上千载流芳。
2赵完璧年表编辑
1904年(诞生)6月22日(光绪三十年国历五月初九)生于四川省南充县
大通场(镇)天井沟(现
南充市嘉陵区
大通镇龙池五村)父赵正华,字丽山;母陈氏。三代农耕,家道小康。三姐一兄。外祖父陈笃,为晚清秀才,常训教晚辈“男儿必克勤读书”。
1908年-1916年(4岁-12岁)由父母送至离家一里多路的璧山庙公学走读。尊师重道,从不辍学。感其诚,启蒙老师(秀才)对之学业督促更严,每每单独讲解疑难或谆谆告诫。
1917年-1920年(12岁-15岁)就读于县西区公立小学(
大通场)成绩优秀。虽所漟多为应试之学,但却为以后学新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1921年(16岁)休学在家,考虑安排。是年冬天,闻
张澜先生回南充愿振兴南充县立中学。父母同意,准备前往考试。
1922年-1925年(17岁-21岁)阴历年后,考入离家七十余里的南充县立中学美术班。
张澜先生任校长,张秀熟任校务主任,校制修烈,纪律严明。
四年学制,偏重临摹。临摹《介子园》《点石斋》《醉墨轩》及古今名人画稿。也兼学习画素描、水彩及动静物写生。因刻苦学习,以第二名成绩毕业。当时,学校欲其留校任美术教员,因不愿落入俗套而谢绝。
1926年-1928年(22岁-25岁)对中国画极感兴趣,阴历年后,得表兄杨培元支助下赴上海,考入上海新华艺大中画科,三年学习。得名师
潘天寿、诸闻韵、
吴昌硕精心指导以优异成绩毕业。
1929年-1931年(25岁-27岁)从上海回川后,即被聘为
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私立四川艺专教授。拜四川大收藏家、大文豪龚熙台先生为师。感其诚,龚先生将其收藏古字画供之临摹,三年不辍。
1932年-1937年(28岁-34岁)1931年冬,为战争所迫,返回南充,历时六年。先后在嘉陵高中、嘉陵女师、南充县立中学、私立成达中学等校任教。此其间,在乡间天井沟办了一所“私立学堂”供自己的儿子及一沟娃娃读 1-4年级,老师是赵作荣。于1934年,完成自制套色石刻水印16开教学范本一部。内收集山水、花鸟、人物二十八帧。
1938年-1939年(34岁-35岁)春,受
成都私立复兴高级艺职校(原四川艺专)校长姜云丛聘请,赴任教务主任兼国画教授。
夏,强调实地写生,率学生登
青城山作写生练习。在天师洞,
青城山道长彭椿宣请先生作画留念。先生即在三清殿上展纸挥毫,作山水人物图,大气磅礴,观者无不赞叹。后
张大千先生见此画,赞曰:“此画异常开朗,蜀中画士当推第一”。
阴历五月初三,日本飞机轰炸
成都之后,学校被迫多次疏散搬迁,致使经费严重不足,难以生存。光迁彭县寂光寺(彭县北门外三里)仍叫复兴高级艺职校,约一年半。
1940年-1941年(36岁-37岁)学校迁文家场乐平殿。姜云丛早已离去,完璧先生代为校长。更名为“西川艺专”。
原董事长
杨森出川抗战,多次告急,得到的回电是“不予支持,实在困难就停办”。
赵先生将民族教育为已任,一方面倾家产,卖画补助校用,一方面筹建董事会。新董事会会长是誉满全国的
谢无量,副董事长是绥署付官处长黄瑾怀,常务理事就是兼校长的赵完璧。
1941年春,经多方奔走,得川康绥靖公署主席邓锡侯支持捐出琉璃场官地二十亩,作修建校址。
夏,为建校筹资回乡变卖产业,并顺便携人上
成都修建学校。
秋,在
成都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,作品百余幅,颇得好评。售者达四分之一,悉数捐与学校。
冬末,在邓锡侯、黄瑾怀、
谢无量、傅真吾等的支持下,学校由平殿迁至
成都外东琉璃场新建简易校舍。
1942年(38岁)春,学校在下班场开学,更名为岷云艺术专科学校,完璧任校长。
夏,回南充,著名画家潘絜兹先生造访,初识县忙末深谈。而潘先生对其印象却非常深刻。
1943年-1945年(39岁-41岁)在岷云艺专校的对面修得茅屋五间,作画室及居家用。画室名“退思草堂”。
冬,经人介绍续弦妻子李翰清,结束八年鳏居生活。
抗日战争惨烈,全国各地美术界人士先后到
成都避难。每办展览先生必前往观摩学习。多次观摩
张大千先生画展。评价极高,言张先生传统功底极深,却不尽师古人。因张先生艺德高尚,又能提携后学。因此,常请教于张先生。
因常外出写生、创作、办画展卖画助校,赵先生无力分身,将学校事务性工作交文学教员王伯与代理。(对内代校长,王伯与乃黄瑾怀妹夫)
1946年(42岁)抗战胜利后,外迁学校陆续返回市区。完璧先生觅得九眼桥侧白塔寺,经修复可容师生习住。下半年,岷云艺专由琉璃场迁往九眼桥白塔寺行课,当时就聘了现还健在的著名画家
岑学恭教授国画。完璧先生仍任校长。
1947年-1949年(43岁-45岁)
1948年后,追随先生多年的学生李少铭代理过校长一年半。常外出写生办画展。
1949年夏,完成47cm×59cm的《仿红楼梦
大观园》这件扛鼎之作。又作成仿
马远《山峡下舟》因未能装裱,没参加1949年人民公园举办的个画展而伐幸保留于今。
从复兴艺校到创办岷云艺专,历任十一年校长,育才甚多。入选1986年选编《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》的有
李文信、
杨永青。其他如刘俊辉、王世祥、莫孟初、牟康华、钟汉、钟佛履、陶默若(女)、
耿继斌、代隐树、侯正元、
李志国、李西河、
赵雨眠等,都是有成就的学生。
1950年(46岁)
成都市解放不久,么立岷云艺专与南虹艺专合并到致名路公立四川艺专。六月,返回家乡,与南充乡下妻子儿子团聚。不料被当地农会限制行动。
1951年(47岁)土地改革开始,被错划为地主分子,遭受关押,随即又以反动地主被判刑三年,在南充县监狱劳改。
1953年-1954年(49岁-50岁)被有关部门提前九个月释放,1954年初,因长期不居住农村且又是专业技术人员,获准由农村迁居南充城内。以制造地球仪和人体针灸模型卖给市县中小学校为业。
1955年(51岁)经南充和
成都两地公安部门同意,由南充迁居
成都署袜街辖区,在署袜北街二十四号附2号内居住。用石膏、石蜡等做些水果工艺品交
成都工艺美术服务部代销为生。
1956年(52岁)年初《人民日报》刊登将举办全国第二届国画展消息,完璧先生作小写《而今蜀道不再难》一幅送北京参展。从3500多件作品中入选的26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,获得好评,被《新观察》杂志选作封面登出。
夏,赴四川省
仪陇县马鞍乡琳琅寨
朱德元帅故里写生,创作《朱德故里》。被北京朝花社与
魏紫熙、
吴夔等人的作品制成彩色风景明信片发行全国。
下半年,
成都一化三发行达到高潮,完璧先生进入成都市工艺美术合作社(在拐枣树街)。摘掉“地主分子”帽子,参加选举区、市人民代表。
成都工艺美术社承办四川省农业厅举办的农业展览模型派完璧领队,因创制新法,效果好。《四川日报》为此刊登赞扬文章。
1957年(53岁)在
成都市人民商场内租铺面,做工艺品,为教育厅加工教学模型等。
1958年(54岁)夏秋,因申诉借划问题,被认为搞翻案,复戴上“地主分子”帽子。从此任何作品都不准发表,任何单位的正式工作都不准用。政治权利被剥夺,行动自由受限,上街请假销假。做扫地,扫厕所,洗大门义务劳动,生活艰难。
1959年(55岁)春,迁往鼓楼街辖区三桂前街51号后楼居住。
夏秋,完璧先生二儿子瑞国医士校毕业,分配至阿坝州黑水县人民医院工作。
成都有个竹帘厂,生产竹帘,完璧先生以画竹帘为业。同时与上海王星记扇庄、荣宝斋等画扇面。
1960年-1962年(56岁-58岁)继续画竹帘与扇面为生。
1962年上半年,
成都市竹帘厂停办。为生活,做纸扇,蜡制儿童小玩具为业。
1963年-1965年(59岁-61岁)继续劳动改造,生活艰难,但从未间断对中国画的探索和追求,练笔不止,完成精伦无比的黄杨木雕《昭君出塞》。
1965年夏,各校贯彻阶级路线,完璧先生的小女儿贤媛初中毕业,各科成绩平均为88.5分未能升入高中。医院证明有病则免于上山下乡。被安置在东城区椒子街三多巷一个电控组工作。为此,完璧先生少了一人生活负担。
1966年(62岁)夏,“
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挨斗挨整,被抄家,作品几乎被毁完。连用两年完成的黄杨木雕“昭君出塞”也泥牛入海。大女儿淑媛在锦江中学高66级,也遭批斗。完成笔筒《农暇》一组雕刻。
1967年(63岁)在惶恐中,困境中度日。
1968年(64岁)完成白蜡《蔬果园》。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,画国画的要多作出口画以争取外汇,完璧先生即发信附件作品与广交会联系,经广交会派专人来
成都了解情况,向成都市外贸负责人说“准许赵完璧纸绢画出口”。于是先生成为四川绢画出口创汇第一人。
1969年-1970年(65岁-66岁)1969年10月,送绢画样品《红楼梦
大观园》等七件到广交会,参加70年春交会,由于是“地主身份”,每件作品均不准落名。
日本人很喜欢先生的绢画,订下全部货,并要求再复制五套。为完成秋交会交货的任务,被安排到上翔街上翔巷内一生产组,夜以继日的工作,终完成任务却亏了身体,连样品在内仅得490元人民币。
1971年-1973年(67岁-69岁)仍留在生产组内每月20元的生活费干些工艺研究工作,研制地形地球仪,由于条件设备差,翻沙未能成功。同时仍创作绢画交广会为国创外汇。完成黄杨木雕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”与“紫檀工艺柜”(现存于四川大邑建川博物馆)。
1974年(70岁)夏,生产组认为没有潜力可挖,分文不给将其踢出。大女儿仍在当知青,只有靠小女每月给的15元人民币生活。
1975年-1977年(71岁-73岁)大女儿赵淑媛1976年办病残回到
成都,先在水印社画扇面,又在工艺美术厂(后来的锦城画院)画竹 帘,后又当代课教师多年。虽有绘画才能,但怕女儿今后下场不好,因此默许她改做“缝纫”业,后来她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设计师。
1978年(74岁)作《八百里青城》青绿大绢画送广交会,外商争购,先后复制十件,仍不能满足,此次共收入人民币一千多元。
时《人民日报》登载中共中央关于为冤、假、错案平反的决定,完璧先生就自己被错划为地主分子向南充县法院提出申诉
[